离家最近那家照相馆 独家
发布时间:2023-04-23 18:21:31 来源:北京晚报

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照相机,连高档的数码相机也很普遍了,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照相机还属于高档奢侈品,一般人家有相机的极少。那时普通百姓要照相就得去国营照相馆。

离我家最近,我最常去的,是位于东单十字路口东北角的金山照相馆。


(资料图)

资料图 东长安街东单路口东侧 老照片 张风摄

那是一家店面不大的小照相馆,但因位置处于市中心,周边都是胡同住家,所以生意很好,经常要排队等候。它的格局我现在还记得: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高挂在大门上方,下面是镶着大玻璃的棕色双开木门,左右两边是两扇大玻璃橱窗,里面错落有致地摆着各种人物肖像,有黑白的、有上色的,都是照相师傅精心挑选出来的,非常有神采,经常引来路人驻足观看,品评一番。

我和金山照相馆可太有缘分了。

小时候,我还在我妈怀抱里,就在那里照了相。四岁那年夏天,我妈说:“长大了,不用抱着照了,给你自己照张全身的吧!”于是我头戴蝴蝶结,穿着花裙子、新凉鞋,站在了照相机前。是个老师傅,为了给我照得更好看,一会儿让我丁字步站,一会儿让我歪一点脑袋,我不理解师傅好意还烦了,在他按快门的瞬间,我成心噘了下嘴,取出相片后,全家都乐了,“像头小噘嘴驴!”这张相片现在还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,时时勾起童年回忆。

后来我姨去外地工作,说很想我,我妈就让我每年春夏秋冬四季穿着不同的衣服,各照一张全身像寄过去。那时过年过节兴照个全家福,我们家都是去金山照相馆照,因为它服务态度好、技术过硬、离家又近。我印象中照相师傅都是中老年男性,态度非常和蔼,先让女士在外屋等候室的大镜子前用公用梳子梳梳头,男士对着镜子整整衣裳。照全家福时,先让老人坐下,再给小孩拿个玩具,然后聊几句,弄清人物关系,兄弟姐妹怎么站位,夫妻怎么站位,衣服的深与浅花与素怎么搭配,都是有讲究的。师傅总能在把每个人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那一瞬按下快门,取出相片后人人满意。

我小学、中学和高中的毕业证件照也是在金山照相馆照的。那时相片分得很细,相纸有光面的、布纹的,布纹的因保存时间长、立体效果好而价格稍贵。一寸的头像是证件照,照一次给四张,四毛五分钱,一周后取相。若着急用还可以照快相,照一次给两张,两毛七分钱,第二天下午五点取相,但是就不给修版了,可能有几根乱发或衣服有点褶皱,无伤大雅,还解了燃眉之急。

照片还分半身和全身的,有背景的和无背景的,背景墙是画得挺逼真的风景画,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动物造型的摇椅,增添几分童趣。

那时照片都是黑白的,若喜欢哪张,可以拿着底版再加印上色的,还可以放大。我中学时作为迎宾舞蹈队跳红绸舞,发的舞蹈服装非常漂亮,我和同学高兴地穿着它,摆着姿势在金山照相馆照了一张有风景的照片,至今保留着。

那时照相馆也是大姑娘小伙子们最爱光顾的地方,因为那个年代搞对象还不兴直接见面,而是由介绍人互递双方的相片,相片看满意了才约本人见面,所以有一张照得好的、拿得出手的相片至关重要,成败也许就在此一举呢。所以有的小伙子在照相前都要叮嘱师傅:“您费心了,给照好点,我有用!”师傅也会笑着回答他:“我明白,你放心吧,祝你成功!”遇到大姑娘羞羞答答来照大头像,师傅也心知肚明这张相片的重要性,会格外地精心,调换各种角度,力争照得完美。也许,照相师傅的认真负责和善解人意,有意无意间,不知成就了多少对美好的姻缘呢。

如今,金山照相馆早已不见了踪影,但我与它的那份情缘,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。每当我看到那些老照片,想起与之相关的那些往事,缕缕温馨就会荡漾心中。

(原标题:离家最近那家照相馆)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