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江北新区:85岁妹妹,照顾98岁失明姐姐一辈子
发布时间:2023-06-03 16:58:43 来源:南京江北新区

走进长芦街道六甲社区居民沈桂华的家里,卧室内摆着两张床,上面床单和被子整整齐齐。沈桂华正坐在床头拿着梳子,为姐姐沈萃萍轻缓梳头,打理好头发,再将一根红色细绳绕着银发打上一个结。

姐姐沈萃萍拍拍沈桂华的手,轻声说道,“这么多年我眼睛看不见,里里外外你把我照顾得这么好,这辈子我是还不起你的恩了,下辈子咱们俩还做姐妹,我来守护你。”

▲沈桂华(右)沈萃萍姐妹


(资料图)

常人而言,步入“期颐之年”已属稀罕,更何况一位失明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。邻里对于沈萃萍的高寿都颇为感叹,“可以想象,沈桂华把她照顾得有多好。”

沈桂华在家中排行老三,姐姐沈萃萍从小就患有视力残疾。沈桂华16岁那年,母亲过世,父亲身体不好,哥哥又常年在外,照顾姐姐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。

在这之后的70年时间里,沈萃萍的生活起居、看病就医,沈桂华从来都是事无巨细,寒来暑往从无一句怨言。用沈桂华的话说,“活到这么大,我还有一声姐姐可以喊,已经很幸福了。”

这些年来,沈萃萍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,也出现过好几次急症险情。

8年前,当时90岁的沈萃萍上厕所时突然摔倒,在医院住院半个多月,整个人瘦得像纸片。已近80岁、心脏还装着起搏器的沈桂华义无反顾担负着照顾姐姐的重任。

一勺一勺喂糖水,一遍一遍摸呼吸,一次一次给姐姐擦拭身体,沈桂华硬是用这3个多月的寸步不离,将90岁的沈萃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。

身边邻里曾劝沈桂华放弃算了,都这么大年纪了。沈桂华却说,“我看电视里有人历经几十年了也不放弃寻找亲人,而我的亲姐姐在身边,我怎么能舍得放弃呢?”

在沈桂华看来,此刻,守护着姐姐的“岁月静好”,已经是莫大的幸福。而这种幸福,是靠大半辈子的奋斗换来的。

“想想年轻时候是吃苦的,一边干农活,一边照顾姐姐,但是我这个人喜欢朝前看、不多想!”沈桂华说,因为肯吃苦加上思路清晰,当时村里大队任命她当生产小队长,这个职务不脱产,没有工资和补贴,和社员们同甘共苦,带着几十口人一起干活挣工分,管好一个小队社员们的吃喝拉撒。

20岁的沈桂华,就这样拉着几位女社员一起,每天凌晨3、4点就起床干农活,沈桂华总是以身作则,脏活累活她都带头干,挑大粪、除麦茬、挖沼气池......这些很少该是女性做的劳动,沈桂华都抢来干。

周围村子200多户、1000多人,都知道沈桂华是一个能吃苦、会干活的好队长。20岁出头,沈桂华就光荣地入了党。

走进家里的沈桂华也不得闲。冬天,姐姐沈萃萍待在屋子里,耳朵冻得麻木,手脚的末梢神经都僵得发痛。这时候,沈桂华就会找来裁剪好的棉衣布料和几斤棉花,在家里给姐姐和自己缝棉衣。

打开布卷,放在床上,调整好几块布的位置,把前襟后背铺上棉花缝好,再把袖子铺上棉花,翻过来缝成袖筒,然后缝到棉衣肩上,接着再长一针短一针缝起来,一直缝到下午,才把两只袖子缝完。缝完一只袖子,沈桂华就要给姐姐沈萃萍往身上试一试,哪块布歪歪扭扭了,就要卸下来和其他旧棉衣拿来比对一下。

跟干农活的使大力、用笨劲比起来,针线活讲究的是认真仔细,沈桂华拿惯了锄头的手,回家拿起针线来感觉轻飘飘地,不听人使唤,这过程中还不能心急,一着急手就出汗,针就容易打滑。就这样,缝一件姐姐的棉衣往往要经过三天的辛勤劳动。

但是,一切的苦累,沈桂华在姐姐面前从不多言。为姐姐所做的一切,沈桂华心甘情愿。几十年来,沈桂华从没睡过囫囵觉,隔几个小时就要搀扶姐姐大小便,随喊随醒。一日三餐,永远都是陪姐姐吃完后自己再吃。

脸上的疲惫,最终都溶解在岁月的温情里。都说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”,沈萃萍用70载光阴,书写着最质朴却又最动人的故事,关于亲情,关于温暖。任凭外面世界的车水马龙,在这间小屋里,时光倒是大度,悠悠慢慢走,眷顾着沈桂华陪伴姐姐走更长更远人生路的心愿。

素材来源 | 宣传和统战部

编辑 | 濮治颖

发布 | 苗鑫

审核 | 刘云涛

标签: